是否进口:否 | 厂家(产地):德国巴斯夫 | 牌号:S 2320 003 AT BK120 |
销售方式:品牌经销 | 类型:标准料 | 品名:POM |
货号:S 2320 003 AT BK120 | 加工级别:注塑级 | 特性级别:标准级 |
用途级别:通用级 | 品牌:德国巴斯夫 | 产品规格:25/kg |
以下是关于POM聚甲醛的简单介绍,更多关于Ultraform S 2320 003 AT BK120的详细介绍欢迎来电咨询! 研究开发符合电子电气、家用电器和商务机器驱动机械部件自润滑、低噪音要求的高性能振动级POM产品是POM改性的方向。POM自润滑复合材料改性的关键是提高聚甲醛基体的整体性能,伴随着以聚甲醛增强、增韧为目的而采取的共混、嵌段共聚、形成IPN结构等手段,再辅以含油、填充、钢背复合等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聚甲醛抗磨减摩特性的效果。在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多组分体系中,应充分注意各组分之间的界面相容问题,达到综合性能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典型的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润滑磨损图,探讨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磨损形式,迅速扩大其实际应用范围。在POM的改性方面,我国起步较晚,虽然有关厂家、研究机构等都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大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不多,且规模小,品种单一,未形成系列产品。因此,我国应根据市场需要,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为目的,加快自润滑改良品种的应用研究,拓宽其应用领域,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聚甲醛(POM)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 是所有塑料中比强度和比刚度较为接近金属的树脂品种。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特性,故在机械、电子电气等领域被广泛用来制作具有自润滑性能的机械零部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随着办公用具自动化及音像设备等的高性能化,其机械装置也越来越复杂,普通聚甲醛已难于满足精密机械、电子电器等动力传导零部件高速、高压、高温、轻量化的要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美国DuPont公司、日本Polyplastics公司、德国BASF公司等,以及我国晨光化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研究单位纷纷通过共混、填充、嵌段共聚、与金属复合等改性手段开发出摩擦磨损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的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 聚甲醛作为滑动部件,与不同材料配合时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磨损。当啮合材料为金属时,POM与较硬金属(如钢)配合时的磨损较小,而与较软金属(如黄铜、铝合金)配合时的磨损较大,如果金属表面不平,会产生所谓“剥蚀磨损”,如果其表面光滑如镜,则会产生“粘着磨损”。当啮合材料为异种树脂时,粘着磨损很大,但其程度视各种树脂与POM的适应性而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酰胺与POM的亲和性低,不易产生粘着,而ABS和聚丙烯则相反,它们易与POM产生粘着磨损。当啮合材料为同类(POM)时,其摩擦磨损特性要比与金属或异种树脂配合时差得多,这是因为同种材料的粘着磨损要大得多,加之树脂的导热率比金属低,尤其在高压下滚动,滑动面产生异常高温,大大促进了粘着,同时很容易发出刺耳的噪音。 为了使POM与各种材料啮合时具有更好的自润滑性和耐磨损性,同时具有较高的临界 Pv值和刺耳噪音发生载荷,有必要对POM进 行自润滑复合改性。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添加 聚四氟乙烯、聚烯烃等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方法;添加石墨、二硫化钼(MoS2)等无机润滑剂的方法;添加玻璃纤维、炭素纤维等纤维材料的方法;添加铜粉、铅粉等金属粉末或薄片的方法;添加复合润滑剂的方法;利用接枝、嵌段共聚在聚甲醛分子链上引入具有润滑性链段的方法;制备聚甲醛覆面金属三层复合材料的方法来改善聚甲醛的摩擦磨耗性能。 含油高润滑聚甲醛的***特点是摩擦系数小,耐磨耗性和极限Pv值有***的提高,并兼有POM的刚性和耐蠕变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与光滑的金属表面配合,能有效地防止粘着磨损,但不足之处是力学强度、硬度等略有降低。为提高油在POM中的分散性和防止生产及成型加工时油类析出,要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和超细PTFE、石墨、二硫化钼等作为吸油载体。含油聚甲醛特别适合在无油润滑或缺油润滑场合下做齿轮、轴套、滑块等摩擦部件,用于纺织机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机械上。 |